甘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仲景较系统地总结了瘀血病证的论治规律,
TUhjnbcbe - 2023/9/15 20:59:00

中医学瘀血病的名称始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张仲景首次将瘀血作为专病论治,较系统地总结了瘀血病证的论治规律,在中医瘀血学说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金匮要略》说:“病者如热伏,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根据张仲景的论述和治疗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气化瘀

人以气血为本,气为血中帅,血为气之母;而肝藏血,司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食伤、饮伤、饥伤”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虚则无力行血;“忧伤”导致肝气郁结。

1,气虚血瘀:《金匮要略》说:“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妇人产后腹痛,不烦不满是里虚,烦满不的卧是里实。气结血凝而痛,血郁而成热,血为气凝,故用枳实芍药散破气散结,活血止痛。方中枳实破气散结,炒黑能行血中之气;芍药活血止痛;大麦粥安胃和中。气血宣通,则腹痛烦满自除。

2,气滞血瘀,病情有轻重之分,轻者以行气疏肝为主方如旋复花汤。方中旋复花散结降气,葱白辛温通络,茜草活血定痛。重者如治疗妇人产后腹痛用枳实芍药散,方中枳实、芍药配伍重在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3,因劳致瘀:《金匮要略》说:“五劳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经络营卫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虫丸主之”。人以正气为本,邪气盛谓之实,正气不足谓之虚,正虚邪实,血脉凝积,导致干血积于体内,血积则不能濡养肌肤,故出现条文中所说的足症,法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盖邪气日久,正气虚损,非一日之功可图,必缓中补虚,佐以祛瘀。方中用大*、桃仁、干漆活血化瘀,廑虫、水蛭、虻虫、蛴螬搜剔络中之邪,增强大*、桃仁、干漆的活血力量;芍药、地*养血补阴;杏仁理气;*芩清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因其炼蜜为丸,峻药缓攻。

二,温通化瘀

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内经》说:“血气虚者,喜温而恶寒,寒则凝涩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所以阳气不足或寒气凝滞可导致血瘀。《金匮要略》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代表方为温经汤。方中吴茱萸暖肝散寒,桂枝温经通阳,当归、丹皮、川芎合用养血祛瘀止痛,因原方用于崩漏不止,冲任受损故加芍药、阿胶养血止血;盖腹痛甚者或呕吐或腹泻,故仲景加入半夏麦门冬汤,以滋阴清热降逆和胃。原方还可用于妇人少腹寒,久不受孕以及月经不调者,依据辨证施治原则,凡属血瘀寒凝,皆可加减运用。《伤寒论》中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都可加减用于此证。

三,解热化瘀

适于血热互结之烦躁如狂,少腹急结满痛之蓄血证,张仲景主要用于瘀毒内蕴,肉腐成脓的狐惑、阴阳毒、肠痈。代表方为桃核承气汤。此方为攻下焦之蓄血,治疗少腹急结之药。方中桃仁活血破瘀,大*、芒硝泄热通下,原方用于太阳蓄血证故用桂枝温通经脉,兼以解太阳之表邪。如大*牡丹汤治疗实热蕴结,气血凝滞之肠痈,但脓尚未形成。狐惑热毒炽盛,肉腐成脓,用赤小豆当归散。方中赤小豆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祛瘀;清浆水清凉解毒。

四,活血祛瘀

用于瘀血阻滞之刺痛、癥瘕、腹胀等,但病理性质以血瘀为主,寒热虚象不显,《金匮要略》说:“妇人宿有癥病……所以血不足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本方桂枝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茯苓益气养心,能利腰脐间血;丹皮、桃仁、芍药活血化瘀,芍药并能养血和营。以蜜为丸,取其缓消癥积而不伤正。活血祛瘀法是治疗血瘀证之基本治法,现代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五,化痰消瘀

瘕积,张仲景又称癥瘕、癥病、瘕痼,是指有形可征,触之可及的病理性包块。治疗以活血软坚散结法。《金匮要略》说:“疟病……如其不差,……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方中鳖甲为主药,辅以芒硝、大*、桃仁、丹皮、芍药、紫葳祛瘀通滞,鼠妇、廑虫、蜂窝、蟑螂消坚杀虫,桂枝、生姜、法夏、厚朴、柴胡、*芩、射干理气机,化痰湿,石韦、葶苈子、瞿麦利水道,人参、阿胶补气血,灶中灰主瘢瘕坚积,使以清酒行药势。此方现代多用于肝硬化、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的治疗。多用鳖甲、牡蛎、三棱、莪术等软坚散结药,配伍活血化瘀药组方。若属痰瘀互结,则酌加海藻、昆布、贝母、夏枯草等药。

六,破血逐瘀

用于血瘀急重证之发狂、少腹硬满,或男子膀胱满急,脉象沉涩。代表方有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伤寒论》说:“太阳病……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属抵挡汤”。膀胱为水府,少腹是膀胱之室,小便自利,则病不在膀胱而在少腹之内,其随经之荣血,因为瘀热而结于少腹之内。热淫于内,神魂不安,故发狂,血瘀不行,非峻烈之剂不能到达其巢穴,故用抵挡汤,用蛭虫,虻虫之特性,取水陆之善取血者来攻少腹之瘀血,佐以桃仁之苦温,祛瘀血生新血,大*之苦寒,荡涤邪热,则瘀血必消,发狂自止。张仲景治疗妇人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其经到期但不来,用土瓜根散方,也是此法。

七,治水化瘀

水湿内停,阻碍血行而成瘀,瘀血阻滞,津液外渗而为湿。《金匮要略》中治疗“腹中诸疾痛”的当归芍药散,重用芍药敛肝、和营、止痛,用当归、川芎调肝活血,更配以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金匮要略》又说:”妇人少腹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甘遂汤主之“。此病在生育之后,是水与血俱结在子宫之内,大*甘遂汤是水血并攻之法。

血瘀在《伤寒杂病论》有“干血”、“蓄血”、“血证”、“瘀血”等名称。仲景对血瘀病的论述虽然散见于相关篇章,但是内容翔实,论述精辟。总之,仲景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奠定了后世血瘀病的诊治基础,为后代医家从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效指导着当今中医临床。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仲景较系统地总结了瘀血病证的论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