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你分享杨梅的,是拿诺奖最多的家族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章咪佳通讯员张旻璐

从村里通往杨梅山的水泥路,在山脚处止了,再往上只有一条能供一人走路通过的泥土山路。

土路边零零散散地放着几个空的大竹篮,等着被填满。已经采摘完一天量的果农,扁担两头装着沉甸甸的两个大篮子,一脚一脚地担下山去。大家互相打着招呼,讨论着今年的杨梅质量。

这是6月12日凌晨4点半,浙江省仙居县的肖垟村杨梅山上的一幕。

此刻,太阳还没有升起,站在山脚放眼往山上望去,全是郁郁葱葱的杨梅树。

肖垟村杨梅山

就在这两天,作为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夏季水果——万亩杨梅正式进入采摘季。

此时,在浙江省仙居县肖垟村的一座杨梅山上,可以看到荸荠种(仙居产杨梅的一个品种)的杨梅树已经成熟了,黑红的果子挂在树头。另外一批杨梅树上的果子还是青的,那是名气更大的东魁杨梅,到6月20日左右,才会陆陆续续成熟。

我们拿在手里的杨梅,其实已经很老了,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数千年的时光。同时,在科学家们的视野中,它们依然散发着新奇的魅力。

为什么采杨梅要戴矿灯

杨梅农王叔家里有一小片自己的杨梅林。杨梅刚上市,成熟的果子还不算多,市场需求量也未到顶峰,王叔每隔一天,在凌晨三四点起床去摘杨梅。

“但是等到东魁杨梅成熟的季节,几乎各家杨梅农都会在午夜12点左右,就头戴着矿灯上山去摘杨梅了。”王叔说。

为什么摘杨梅要起那么早?

“太阳升起后,暖色的阳光照在杨梅果上,极难分辨出这到底是黑色的——成熟了的果子,还是红色的——不够成熟的果子。”王叔说,太阳光下,不论熟的、未熟的杨梅,看起来都是红彤彤的。

肖垟村的杨梅熟了

“晚上戴着矿灯上山去摘,矿灯的灯光是白光。在白光的照射下,我们就能轻易分辨出杨梅本身的颜色,到底是红还是黑。”

王叔踩在一棵杨梅树上,抬头在树间摸索着成熟了的杨梅,那样的杨梅看起来黑得像炭。

准确的采摘,直接影响着吃货们的口感,仙居人“张熊猫”说,成熟的杨梅,入口以后,甜味会盖过酸味,“酸味只留在齿间,口腔里是甜的。所以我们家那边还有个说法是杨梅吃酸了,都咬不下豆腐。红色的不够成熟的杨梅,是酸涩的,入口酸味大于甜味。”

为什么树上的杨梅要打下一大片

仙居有句俗语叫“头顶杨梅,足下桃”,意思是杨梅总是从树顶开始成熟,树顶上的杨梅好;而桃子则总是树底下的好。

一到杨梅采摘季,杨梅山上,都是大家搭的高梯,都是为了摘树顶的杨梅。

一低头,树底下竟也是一片“狼藉”:地上铺满了绿的、红的、未成熟的杨梅。这些都是被“择果”时,淘汰掉的杨梅。

摘杨梅是个辛苦活

杨梅农王叔说,“择果”就是把树桠上,长成多个一连串的那些杨梅打掉几个,留下独个果,它就能长得更大更甜。

杨梅的收成也是有大小年的,“大年之后,杨梅树像人一样,‘失去了劲头’。”所以常常会紧接着来一个小年。

“去年的杨梅逢着大年,杨梅树特别能长果,择果时打下来的杨梅在地上铺去一层。”王叔说,今年是杨梅小年,择果时省了些气力,有时多长了几个,也舍不得打掉了。

留不住的这些杨梅,是什么命运?

王叔说,落地梅“会有灰尘,不能做酒和饮料”。

它们中的很多杨梅,都被制成了话梅。

直到如今,各种“话梅”原材料里,杨梅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传统的话梅制作工艺里头,杨梅先用盐腌制,脱水皱缩之后,清洗晒干,再与加了调味剂的甘草汁共同入缸浸泡,浸渍到入味,捞出曝晒,才算完成。所以从前用杨梅制作的话梅,都有淡淡的甘草味,咸甜混合,反而没什么杨梅味道了。

想知道你吃的话梅是用杏做的还是杨梅做的?好办!看核就能知道。杨梅核其实是它的内果皮,木质坚硬,上面有浓密的纤维质短毛。

为什么得过诺奖的果蝇爱杨梅

爱吃杨梅的人,每年吃杨梅的同时,也一定补充了不少蛋白质。

买了杨梅回家,常常会遇到果子里钻出来的细小白肉虫子,各个杨梅品种,无一例外。

科学家会建议,这件事情大可眼不见心不烦,闭眼吃,顺带着吞咽下去一些动物蛋白,对身体并没有什么损伤。

如果愿意深入了解一下这些“肉虫子”的身世,人类当是怀着尊敬的心情,和它们一起分享杨梅的美味。“这些肉虫子,是果蝇的幼虫。”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方说,果蝇,学名就叫fruitflies,它们只吃水果。

郭方的课题组去年曾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上发表睡眠相关课题的论文,他们的研究对象就是果蝇。

郭方的导师,布兰迪斯大学的MichaelRosbash教授,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与JeffreyHall和MichaelYoung两位教授共同获得年诺贝尔奖生理学/医学奖。他们的研究对象,也是果蝇。

就是它,你已经很熟悉了

果蝇是地球上拿过诺奖最多的家族:至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五个诺贝尔生物医学奖,颁发给了以果蝇为对象的研究。

讲回来——见惯大世面的果蝇,为什么这么喜欢吃杨梅?

“果蝇会被酸味吸引。”郭方告诉我果蝇还有个别名叫做vinegarflies(这个名字蛮有趣的,该翻译成“醋蝇”,或“爱吃醋的蝇”?),“所以他们会在酸甜的杨梅中产卵。”

但是酸酸甜甜的水果很多,为什么果蝇不争食儿了?

“可能因为其它的果实有比较厚的皮,外表也比较光滑,果蝇没法把卵产进去。”

杨梅之中最常见的几种果蝇,包括黑腹果蝇、拟果蝇、高桥氏果蝇、伊米果蝇、斑翅果蝇等,采摘下来的第一天,果蝇的成虫们就会在果实上产卵,到第四天,幼虫就会羽化为成虫了。所以如果从摘下开始算起,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买来吃,正是果蝇的幼虫在果子里快乐成长的时候。

但反正想吃杨梅,就要面临和果蝇分享的窘境。那就,刚下树(或者刚出冷柜)就买,买了赶快吃,趁果蝇到来之前,趁果蝇卵变成幼虫之前。

为什么杨梅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沈利芬等研究者,曾在论文《杨梅开花生物学特性》中阐释过杨梅树雌雄的话题。

杨梅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可以从开花的形态上,来区分雌雄植株。

雄株的雄花序,单独或数条丛生于叶腋,呈圆柱形穗状,暗红色。雌花的花序通常单生于叶腋,短而细瘦,会伸出鲜红色的细长柱头。

果壳网友、植物学研究者“天冬”说:“雌雄异株的植物,经常一不留神就被性别歧视了。”

但是各有各不同。比如杨柳,雌株因为会飞絮,被拒绝栽种,或者挂吊瓶打不孕不育药水。杨梅正好相反,雌株大受欢迎,雄株被人冷落。

硕果累累才受待见

杨梅林,像是一个母系社会。

“在果园里,只需要1%-2%的雄株,就足够用来授粉了,所以育苗基地,杨梅的雌株供不应求,雄株总是剩下。”天冬在科普文章中这样写道。

杨梅先生们怎么办呢?有时可用于园林绿化,毕竟枝叶浓密,树型团聚,还算好看。但这也有问题,园林之中栽种杨梅,讲究的就是果实挂在枝头的景象,所以雄株终归都还是不太受欢迎的。

天冬写这个科普文章的时候,给予了人类巨大的希望——“想想这个比例啊,2:98。大龄男青年们,请不要灰心丧气,要感谢上苍没有把你投胎成一棵杨梅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