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茯苓甘草汤方解及案例 [复制链接]

1#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一两,炙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甘草扶中调药;生姜健胃以散水饮,共成温胃化水之剂。用于治疗胃中停水,不烦不渴,小便正常,或兼有心下悸,或兼有四肢厥冷为宜。本方临床用于治疗胃液潴留之证,有一定疗效,病人常有胃脘胀满不适之感,推按其上腹部时,可以听到如囊裹水的声音。用本方时要重用生姜温胃化饮消水。但此证经过治疗缓解后,常常由于饮食失当,再次复发,再用本方加味治疗仍可有效。因此需要叮嘱病人,注意饮食调护,防止复发。

饮水疗法: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就是慢慢地给病人喝温水,以滋胃燥,使津液逐渐恢复,待到胃气调和后,就会不药而愈。因汗后津伤之余,胃气亦弱,所以切忌暴饮,尤忌暴饮冷水,以免导致胃中停饮。

茯苓甘草汤医案一

心悸眩晕

有一妇人,自心下至膈上动悸甚剧,有城郭震撼之势,于是眩晕不能起,夜则悸烦目不合,如此数年,更医而不愈,余最后诊治,谓病家曰,群医方案不一,今我姑置其病因,止投一神方,服之弗怠,可以收功起身。即用茯苓甘草汤加龙骨、梅花蛎与之,日渐见效,淹久之病,半年而痊愈,病家欣忭不已,夫非奇药异术,能起沉疴痛疾者,其惟汉以上之方药乎。

本案诸症皆因水停中焦而致,水停于胃中,胃阳被水寒所抑,阴来搏阳,故心下至膈上悸动不安;水停于中,清阳不升,则眩晕不能起,水邪上犯,阴乘阳位,阳不入于阴则悸烦目不合。陆氏处茯苓甘草汤以温阳化气,淡渗利水,加龙骨、牡蛎既可镇悸除烦,又兼散结以利于行水。

茯苓甘草汤医案二

痫证

东洞家配剂钞云:几右门卫,年五十,自七年前,患所谓痫证,月四五发,发则颠倒不知人事,与茯苓甘草汤,应钟及紫圆。(《伤寒论今释》卷二)

医案解要:痫一证多因惊恐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伤及肝脾肾三经,使风痰随气上逆所致。其发作时,治疗多采用豁痰宣窍,息风定痛法。本案陆氏选用治水停中焦的茯苓甘草汤取效,是诊断治疗痫证的又一法门,其因机证治均有突破,对后世临床治疗本证很有指导意义,且给运用仲景辨证论治之法开阔了思路。

茯苓甘草汤医案三

心下悸

阎某,男,26岁。心下跳动不安,三五日必发生一次腹泻,泻则悸轻。然不数日,证又复初。脉弦,而小便尚可。舌苔白滑。辨为胃中停饮,饮与气相搏之证。若胃中水饮下趋于肠间,则大便作泻而胃饮则减,证候随之而轻。然巢穴犹在,去而旋生,则又悸动不安。为疏: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服药十余剂,逐渐而安。

心下指的是胃脘部。本案心下悸之原因是由于胃中水饮内停。治疗应温胃散水。水饮一去,心下悸得除。本方为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生姜。前者重在神,后者重在散。因水邪内停于胃,并非下焦阳气式微之可比,所以在苓桂的基础上,又加生姜之辛健胃散水。方中生姜剂量宜大,病重者亦可改用生姜汁冲服。

茯苓甘草汤医案四

头痛

邓某,男,45岁。患有高血压病史。近日来头痛剧烈,心悸、恶心、欲吐,严重时伴头身汗出湿冷。舌苔白滑,脉弦缓无力。胃中水饮上凌,瘀阻血脉之象。茯苓30克,桂枝10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牛膝10克,红花6克,茜草6克,半夏15克,陈皮10克,1剂。药后血压下降,头痛止而诸证消退。

茯苓甘草汤是由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生姜而成,所以又被称为“苓桂姜甘汤”。张仲景用本方治疗水饮停留于胃中,阻碍气机,郁遏清阳所致的“厥而心下悸”。生姜有很好的和胃散饮的作用,所以常被用来治疗饮气在胃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导致水饮停留胃中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胃阳不足,不能行散水气而致饮停,这是内因;二是短时间内多饮暴饮,使得外来之水聚于胃中而不化,这是外因。虽然内外可以相因为病,但外来之饮往往是引发疾病的主要来源。为了防止外来之饮的损伤,《伤寒论》中曾指出:“渴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如若不然,因渴而暴饮,就会导致胃中停水的病变。所以,《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指出:“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水饮停于胃中,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心下悸”,此外,水饮邪气上冒清阳,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短气等证,也应引起临床家的注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