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茯苓甘草汤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http://pf.39.net/bdfyy/xwdt/

第4节茯苓甘草汤方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二两(去皮)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接下来呢,也是一个我们学过的方剂,写它在另外一个角度来谈到它的使用哦,那这个我们也来看一下。他说“伤寒,厥而心下悸者”,这个人手脚冰冷,并且呢,是心下悸。“心下悸”我们也说过,不等同于“心悸”对不对,“心下悸”是这个人的胃的地方在水肿,所以心脏在跳的时候觉得下面有顶到东西,啪嗒啪嗒那种感觉。

那有的人心下悸就同时能够感觉到,他的胃里头有那个水声,你敲这么轰隆一下,有这个水动一下的声音。那这样的感觉呢,他就说,当你手脚冰冷而有心下悸的时候啊,代表你的这个胃啊是在发胀的。

那这个多余的水,张仲景的建议是,你先把这个多余的水给他清掉,再来治这个手脚冷会比较好医。他说,不然那一兜痰饮哦,你在治手脚冷的时候啊,那个药一下去一运行,他反而掉到你的消化系统变成冷水。那消化系统多了这些冷水他会怎么样呢?

他说这个水啊,掉进肠胃道以后,又会害你拉肚子,所以这个冷水不如先清掉。当然这个历代研究《伤寒论》的人就会说,有没有可能哦,这个人的手脚冷就是因为那坨冷水压住?所以呢,你如果把那个冷水拔掉以后,有一些些的几率是这个人的手脚冷就好了。

当然,讲到这个手脚冷哦,有的时候就是宋本四逆散,通了那个气手脚就不冷了对不对,就是很多很多的可能性的。那这种可能性固然是存在,但是严格一点的伤寒学派呢,不赞成这样子解。

因为呢,张仲景他也有讲说,你是先治水,这意味着你之后的手脚冷,还是有手脚冷的治法,只是这一块先处理而已。所以治水的时候,不必然能够同时治到他的手脚冷,这样比较合乎张仲景的逻辑啦。

那么,这样一种手脚冰冷,心下悸的状态,你说张仲景用的这个茯苓甘草汤啊,其实茯苓甘草汤,就是苓桂剂里头的苓桂姜甘汤。我们苓桂剂有学过苓桂术甘、苓桂味甘、苓桂枣甘对不对,那苓桂味甘、苓桂枣甘都比较像是奔豚对不对,水邪上冲的那另外一边。你这边的话,就是苓桂姜甘跟苓桂术甘可以说是比较类似的方子。

而心下悸这个水渍入胃这个状况,这个说起来哦,也是轻一点重一点而已,这个症状如果稍微严重一点,就是直接用真武汤了,如果稍微轻微一点,用苓桂术甘汤就可以了。所以这个苓桂姜甘汤也只是一个在夹缝里面的方子。

你想想看,这个真武汤的主证,如果这个人晕眩又心下悸,又手脚冷,其实真武汤主证不用算手脚冷,因为真武汤不是热药哦。晕眩而心下悸,而有一点水肿,这样就是真武汤了,这个不是这个苓桂姜甘汤。

可是呢,苓桂姜甘汤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看它的主证哦,往往它的主证是跟苓桂术甘汤非常之像的。也就是,我们不说感冒,只说杂病的话,晕眩证的人,他头昏得不得了,他可以是苓桂姜甘汤证,就是这个茯苓甘草汤,那怎么分?

也就是,苓桂术甘汤是一个纯粹的晕眩,但是没有心下悸的感觉;而苓桂姜甘汤是很严重的晕眩,伴随着心下悸的感觉,那这样子就用这个方子哦。所以今天在杂病来讲,是用这个方子在治晕眩。

那么如果说手脚冷有心下悸,那就用这个方子呢,先来去掉这个手脚冷。因为这个方子里面哦,甘草桂枝生姜都有所以,有的人吃了这个方子其实还会发汗的。所以这个病你说是不是厥阴病?其实不见得哦,这个不见得是厥阴病。

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那么我们这一条呢,因为这个茯苓甘草汤呢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它第一次出现是在7.44条。那7.44条也是宋本跟桂林本有点不一样的,那我们临床上桂林本比较好用。

那这个人呢,首先是他的症状是出汗,这个人不断地有在出汗,他还是阳虚哦,心阳虚在出汗的。而出汗加上什么呢?小便不利。那这个又出汗又小便不利的人,如果嘴巴发渴的是五苓散;如果嘴巴不渴的,代表他这边水(手示中焦)很多,那是苓桂姜甘汤。

所以苓桂姜甘汤跟五苓散,也就是这么微微的一进一退的关系,口会渴的代表这一路很多地方缺水,用五苓散把这个水引上来,那苓桂姜甘汤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所以你要说这个方是不是很重要呢?我觉得在仲景方里面哦,这个苓桂姜甘汤并不是很重要的方子。

只是呢,我们学习这一条的时候,就是7.44条的辨证点,比如说出汗啦,小便不利啦,都可以放回这个11.76条来当作是参考辨证点。有的话,出汗、小便不利、口不渴都有的话,你用这个方子就蛮好的。

那另外一点就是,这个方子虽然不猛烈,可是呢,它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蛮好用的保养药。因为,你也知道现在人吃东西啊,生生冷冷的,就在这个心下胃的地方,有水毒湿气的人还是不少的。而这个人你说他有什么证呢?也没什么证,就平常觉得心跳的时候,觉得好像撞到一下的感觉,那你就用这个方子嘛。

那你说心下悸还有另外一个方啊,胸痹篇有个半夏麻*丸,那跟这个怎么分?那半夏麻*丸是胸痹嘛,那当然多少是伴随这个胸口啊闷痛或者心绞痛。那苓桂姜甘汤就很简单,没有什么胸口绞痛闷痛的感觉。那这样就把这些东西哦,主证稍微掰开一下,那也算是复习前面的条文。

那至于说后面的条文哦,11.77、78、79,如果是讲条文的话,我跟你讲是恶梦。为什么呢?因为啊,接下来会带到一个方子叫做麻*升麻汤。麻*升麻汤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它抛弃掉啊?

伤寒家都觉得很舍不得抛弃这个方,因为呢,治疗这个寒热错杂的方子已经没几贴了,如果这个方子把它抛弃掉哦,那就好想少了一个什么东西一样,所以我们不好意思把它丢掉。

可是呢,麻*升麻汤啊,在宋本是跟在这个11.77条后头,就是什么这个人拉过肚子以后啊,然后下焦很虚,然后上焦在咳血,就是宋本这样的主证是用麻*升麻汤。

而桂林本呢,麻*升麻汤是放在11.79条,就是这个人呢,体质寒,然后格拒了,然后就更拉,然后就用麻*升麻汤。所以桂林本跟宋本啊,位置就不一样了。那古本还不止桂林本,还有长沙本呢,长沙本是放在11.78条,肚子痛,那个痛往下面钻的时候用麻*升麻汤。

那到底哪一个本是对啊?因为光是宋本的麻*升麻汤啊,就已经临床使用机会就非常之少了,就是极少用的方子,临床案例很少。那桂林本跟长沙本又把它用在不同的症状,那桂林本跟长沙本是后来出土的,临床案例几乎是零。所以这个方子要怎么搞它,现在已经变得很麻烦了。

那么我想啊,要跟同学讲如何使用这个方子,我是觉得一定会变得很生硬勉强,那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怎么样呢?我想我们这个课哦,是一个很有台阶可以下的课。

这个课是条文无聊了,我们就方剂上教用力一点,方剂上没办法搞了,就本草上教用力一点。反正总是会找到比较有娱乐效果的点,然后自己玩一玩嘛,大概是这种感觉。

所以,这个我们现在就遇到这个条文也没什么搞头,方剂也没什么搞头,那我们来搞本草好了。因为宋本的麻*升麻汤里头啊,又有升麻这个很重要的药,又有天门冬这个很重要的药,然后呢,还有玉竹这个满好的药。

那至于说桂林本的那个11.77条,他那个什么人参附子汤那个哦,在长沙本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方,有用到鹿茸,那又可以教鹿茸。所以条文没有搞头,方剂没有搞头,我们就来玩本草哦,所以可能接下来下个礼拜一直来讲本草,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